任新民,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故事要从1975年3月底的一天说起。那是个春寒料峭的早春,北京中南海丰泽园里,重病缠身的毛泽东主席躺在病榻上,一份《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问题的报告》破例出现在他的床头,报告明确指出,卫星通信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现代通信手段,随着美国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通信卫星“斯科尔号”,人类进入了卫星通信时代。在全球通信卫星事业日益发展的形势下,中国都还没有自己的通信卫星,国内大部分的通信信号仍然依靠地面微波信号塔进行短距离接力传输,信号衰减严重,抗干扰能力差,在军事领域更是受到诸多限制。
面对报告中指出的种种困境,毛主席经过再三权衡,他果断地批准了这个报告。任新民临危受命,出任了代号为“331工程”即通信卫星工程的总指挥。
任新民曾是美国布法罗大学聘任的才华横溢的讲师,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他毅然辞去美国的大学教职,辗转回国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任新民到任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接收从苏联引进的“P—1”模型导弹,并以此为基进行测绘仿制,探索导弹和火箭知识。在导弹研制冲刺阶段,因苏联专家全部撤走,我们不得不自主研制。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一年后,任新民被任命为“东风一号”导弹总设计师,从此,任新民继续潜心于更高难度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试验工作。
回首往事,任新民最难忘的当属氢氧发动机的研制。
氢氧发动机在当时是一项新技术,只有一两个国家采用过,风险大,但性能优越。任新民坚持采用氢氧发动机,甚至立下军令状。面对火箭底部的出口出现断续缩火现象,他们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最终解决了缩火难题。
1984年1月29日,随着点火的口令,在发动机启动的轰鸣声中,“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托举着“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冉冉升起。指挥控制大厅内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任新民坐在大厅里,紧锁的眉头仍然没有展开。果然,在闽西观测站的监控屏幕上,没有出现“长征三号”的身影,它没有准确入轨。任新民知道,这次发射失败了。
按照设计方案, “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 一、二级发动机工作结束后,三级氢氧发动机第一次工作,将卫星送入停泊轨道,然后再次点燃氢氧发动机,使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后使卫星停留在地球静止轨道。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实现。
经过排查,问题就出在氯氧发动机上。任新民以特有的沉稳刚毅暗下决心:听取意见,认真分析,解决问题。最终,仅用70天就解决了氢氧发动机经过长时间滑行,在高真空失重条件下启动这一重大技术关键问题,并在随后的试验中取得圆满成功。
终于,1984年4月8日19时20分02秒,“长征三号”再次搭载“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腾空而起。起飞后20分钟,广播里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火箭分离正常!”“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直到这个时候,任新民才松开了紧皱的眉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任新民就是这样,以坚韧不屈的创新精神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忘我追求,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导弹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他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苦难不退缩,他实事求是的钻研精神,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也激励着代代航天人秉承传统、 不懈攀登,不断开创航天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上一篇:折纸飞机的男孩--钱学森
下一篇:边区工业之父——沈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