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科普平台科学小屋

党员科学家的故事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中的科学 > 党员科学家的故事

“居者有其屋”的践行者——吴良镛

                              

1647574509252179.jpg

  2012年2月,中央电视台科技演播大厅,90岁高龄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吴良镛老先生,以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身份,第四次接受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的采访。

  在采访结束前,当着现场的观众们,老人家写了一幅字,以表达自己对建筑学的理念:“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人居环境,贵在融汇。理想之城,首遵科学,寄情艺文,以人为本,山川形胜。”

  1922年,吴良镛出生在江苏南京。1937年日本入侵,南京沦陷,吴良镛被迫随家人背井离乡,他们到过武汉,又辗转到重庆,在合川求学。他永远都忘不了交完最后一科高考试卷的那一刻,防空警报响起,日本战机肆意轰炸,大半个合川都被炸得残破不堪,很多人的房子被炸毁,无家可归。生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吴良镛更加懂得“房子”对于家的意义,立志要为“谋万人居”而奋斗。1940年,吴良镛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开启了他“匠人营国”的生涯。吴良镛常说:“与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民居。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大学期间,吴良镛的才华引起梁思成的关注,随后他被派到梁思成身边协助工作。大学毕业两年后,吴良镛又应梁思成之邀,协助其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1948年,吴良镛在梁思成的推荐下赴美国的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进修,并获得该学院硕士学位。当他收到由林徽因口授、罗哲文代笔,希望他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书信后,他毫不犹豫地回到中国,之后一直在清华建筑系工作至今。吴良镛在清华任教的同时,也在国内很多城市留下了他的作品。建筑界有人说“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

  衣服破了一定要扔掉吗?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例如打个漂亮点的补丁,或者绣上图案?”吴良镛在面对一些旧城、危房改造时,会考虑将现代生活与原有历史环境相结合,并且探索出一种“以人为本、有机更新”的设计理念。北京的菊儿胡同41号院就是吴良镛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41号院原本是一座寺庙衍生出的大杂院,里面住着40多户人家,只有一个水龙头、一个下水道,厕所在离院子100米处,住在里面的居民生活非常不便,再加上房子老旧,还存在破损、漏水等问题,急需改造。改造后既要让居民生活便利,又不能破坏了菊儿胡同原有的古都风貌,再加上有限的项目经费,整个改造难上加难。吴良镛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保留菊儿胡同原有树木的基础上,将院子改造成两三层高的“类四合院”。

1993年,吴良镛对菊儿胡同41号院的改造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吴良镛始终不忘鼓励年轻学生,要“先行一步”,敢于探索新的道路。他常常对他的学生说:“建筑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要盖房子,更要避免盖低劣的房子,不要以为在一个地方盖一座大房子就可以扬名,如果盖得不好,那就是历史的罪人。“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创造出舒适的、与自然和谐的、诗情画意般的居住环境。他还说过:”做学问,最重要的还是创新。怎么创新?不是拾人牙慧,把外国的新观念拿过来,也不是卖弄一些形式、技巧。只有经过消化,综合各方面理解,变成自己提出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后,才算是你的创造。“

  吴良镛把建筑师比作“匠人“,一个有理想、会思考并且懂人文哲学的建筑师才能真正当个好”匠人”。以吴良镛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学界研究者牢记“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的理念,正为探索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缔造和谐社会与美好人居环境,实现“居者有其屋”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评论排行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