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献血科普知识。
一、血液成分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液体,它属于结缔组织,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防御有害物质和储存人体遗传信息的作用。血液由55%—60%的血浆和40%—45%的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类,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颗粒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淋巴细胞的生存期从几个小时直到几年,长短不等。
血液分为动脉血和静脉血,是在人体心脏和全身血管中循环流动的不透明的红色液体。动脉血是氧气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相互结合,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颜色呈鲜红色;静脉血是氧气和血红蛋白相互分离,含氧气较少,二氧化碳较多,颜色呈暗红色。
二、血型分类
目前人类发现的血型系统有35个。我国与输血相关的主要是ABO型和Rh血型系统。
1、A型是在红细胞上含有A抗原
2、B型是在红细胞上含有B抗原
3、O型是红细胞上既不含有A抗原又不含有B抗原
4、AB型是红细胞上既含有A抗原又含有B抗原
5、Rh阳性是红细胞上有D抗原,Rh阴性是红细胞是没有D抗原,我国99%以上是Rh阳性,汉族Rh阴性仅占0.4%。
三、血流速度
心跳“噗通”一下,血液就开始从心脏出发,经由长长的血管流经全身,一部分则经过心脏到达肺部,交换二氧化碳和氧气后,又回到心脏,这样看似漫长的过程,其实只需要1分钟就能完成。
上一篇:血液在人体里是怎么流动的?
下一篇:无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