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科普平台科学小屋

有趣的科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中的科学 > 有趣的科学

没有温度计的年代,古人是如何测量温度的?

 

疫情期间,为了大家的健康与安全,很多场景之下我们都需要测量体温。那在现代体温计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是如何判断自己的体温是否正常,又是如何测量室内室外温度的呢?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健康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于是将正常体温作为标准温度,即现代的37摄氏度,以此推测体表温度是高还是低,即中医所谓发热发寒 

中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里已记载了测体温诊病的情况: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所谓尺热”“尺不热,是指发烧与不发烧。

“尺”为腕端脉穴之一,与“寸”“关”相连,统称“寸关尺”,是中医看病时必测摸部位。中医望、闻、问、切四法之“切”法,就是测脉相和体温,切在尺部。望、闻、问、切四法为古代名医扁鹊所创,据《史记·扁鹊传》记载,扁鹊为战国时名医。由此可见,如何测量体温并据此判断病症,先秦时期的中医已有一套系统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医学测量体温时常用的腋下温度,在南北朝时已普遍使用。古代人就充分地认识了这种特殊的温度计,并在制奶酪、豆豉、养蚕、茶叶的加工工艺中应用。

1664435252327486.jpg 

 

中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里已记载了测体温诊病的情况:“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所谓“尺热”“尺不热”,是指发烧与不发烧。

“尺”为腕端脉穴之一,与“寸”“关”相连,统称“寸关尺”,是中医看病时必测摸部位。中医望、闻、问、切四法之“切”法,就是测脉相和体温,切在尺部。望、闻、问、切四法为古代名医扁鹊所创,据《史记·扁鹊传》记载,扁鹊为战国时名医。由此可见,如何测量体温并据此判断病症,先秦时期的中医已有一套系统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医学测量体温时常用的“腋下温度”,在南北朝时已普遍使用。古代人就充分地认识了这种特殊的“温度计”,并在制奶酪、豆豉、养蚕、茶叶的加工工艺中应用。

 1664435252175364.jpg 

 

《齐民要术》卷八作豉法中有这样的说法, 制作豆豉,要布置暖和、太阳晒不着的屋子,温度保持人体腋下温度为最佳, 即 “大率常欲令温如人腋下为佳”“ 以手刺堆中候,看如腋下暖”。

制作豆豉的过程中,每天还要进屋里去观察两次,用手插进豆子堆中,看是否需要翻动,“如人腋下暖,便翻之”。可见虽然四季温度不同,制作温度也会相应改变,但以人体恒温来测试食物制作所需温度反而不受环境温度影响。

另外还提及牧民制奶酪,使奶酪的温度“小暖于人体,为合时宜”,其中道理自然是一致的。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最晚在南北朝时中国人已测腋温,知道腋下温度更稳定和准确。

                                                                                                                                



相关内容

文章评论

表情

共 0 条评论,查看全部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评论排行榜

热门标签